5月8日,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舉行,此次會議中,葉莉正式辭去姚基金理事長一職,結束了她傾注無數(shù)心血的八年公益之路。
從運動員到公益踐行者,她用實際行動在貧困山區(qū)點亮孩子們的籃球夢想,現(xiàn)在突然放手,自然引起了外界很多猜疑。
那么,葉莉在姚基金擔任理事長期間,給姚基金帶來哪些變化?誰又接過了姚基金理事長的大旗呢?
從國手中鋒到幕后身影
提起葉莉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突然退出姚基金,大家反應不一,有人替她高興,覺得她終于可以放松一下了。
畢竟,這八年她不容易,但更多人好奇,這背后有沒有更深的含義?尤其扯上姚明和中國籃球,話題就復雜了。
是啊,姚基金乃至中國籃球的未來,會不會因為他的離開,走向一個未知的岔路口?這疑問,壓在不少關心中國籃球的人心頭,要理解這件事,得先說說葉莉這個人。
當年,葉莉可是中國女籃的主力中鋒,職業(yè)生涯與個人生活均充滿亮點,17歲就被選入國家青年籃球隊,18歲又被國家隊看上。
在國家隊中,他以籃板球爭搶積極、攻擊力強、移動速度快、中近距離投籃精準著稱,成為內線重要力量。
球場上的她失誤很少,防守出色,是一名全面選手,她的職業(yè)生涯里,有不少讓人記住的高光時刻。
比如2004年她和隊友在亞洲錦標賽上摘得冠軍,次年的亞洲女籃錦標賽上再次和隊友一起斬獲冠軍。
但對于運動員而言,誰的身上沒有傷痛,葉莉也是如此,葉莉的右膝多出骨刺,不得已選擇去美國動手術,最終錯過2005-2006年的整個賽季。
到了2007年,葉莉的傷病難以恢復,對她在賽場上的表現(xiàn)影響巨大,無奈,她不得不提前告別了心愛的籃球場。
八年堅守:她在公益賽場默默奔跑
原以為退役后,葉莉會像很多運動員那樣成為教練、評論員等職務,但沒想到,她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舞臺上,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那幾年,中國男籃正經歷低谷,姚明退役后于2017年接手中國籃協(xié)主席的職位,正是在這個節(jié)骨眼上,姚明實在分不開精力管理姚基金。
好在,妻子葉莉這個時候站了出來,接過了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的接力棒,而姚明則擔任副理事長,這一接,就是八年,八年時間里,葉莉幾乎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撲了進去。
在她的執(zhí)政下,姚基金積極拓展項目,2019年啟動“星空計劃”,培訓鄉(xiāng)村體育教師,提升其教學能力,解決“敢教、會教”問題。
同年,與湖北合作實施“百校體育扶貧計劃”,選派33名志愿者支持十堰市30余所學校,助力兩支隊伍獲全國聯(lián)賽冠軍。
2020年疫情期間,葉莉也以身作則,帶領團隊慰問火神山醫(yī)院醫(yī)護人員,彰顯公益溫度,雖然疫情期間線下的一些活動不得已延期,但葉莉也積極組織線上活動。
比如那一年的“益起六一”線上互動活動就吸引了5萬人次參與,籌款10余萬元為18所鄉(xiāng)村小學購置體育物資。
八年以來她跑遍了大江南北,以體育公益為核心,通過項目深耕、資源整合、模式創(chuàng)新及親力參與,顯著提升了鄉(xiāng)村青少年體育教育的覆蓋面和質量,強化了姚基金的社會影響力。
為什么是現(xiàn)在?多重考量下的選擇
葉莉這次選擇卸任,肯定不是拍腦門決定的,而是經過多方面考量的,接過理事長這一職務的人則是丈夫姚明。
如果問其卸任的原因,排在前面的肯定是家庭,這些年,她和姚明都忙得團團轉,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實在是少。
再說今年姚沁蕾也已經15歲了,正是學習最關鍵的階段,做媽媽的肯定想多陪陪她,除了家庭外,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姚明本人。
2024年10月31日,姚明正式宣布辭去中國籃球協(xié)會主席一職,由郭振明擔任新一任中國籃協(xié)主席。
之前由葉莉擔任理事長一職是因為自己擔任籃協(xié)主席,現(xiàn)在既然卸任了籃協(xié)主席,姚明也有時間和精力繼續(xù)打理姚基金的事務了。
那么,姚明重新接任姚基金理事長能給姚基金帶來哪些好處呢?
要知道,姚明不僅是姚基金的創(chuàng)始人,自身也有很大的影響力,尤其是在國際上,肯定能給姚基金帶來新的可能。
就在“換班”后的第二天,世界先進的新能源與化工公司沙特阿美就和姚基金宣布,將一起推進中國各地的體育教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。
姚基金和沙特阿美計劃,未來三年內將在中國各地(包括農村偏遠地區(qū))改造或新建60座環(huán)保型社區(qū)籃球場及運動場地,推動中國青少年體育教育及社區(qū)發(fā)展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參考資料
標簽: 葉莉 姚明 NBA 中國女籃 國際籃球明星隊 中國男籃 中國籃球名人堂